乐满元夕--2024元宵节专场音乐会
演出时间:2024年2月24日 19:30
演出地点:中央歌剧院剧场
微信订票:18515362586
电话订票:400-600-4100
演出阵容
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
指 挥 许知俊
二胡独奏 宋 飞
古筝独奏 王中山
琵琶独奏 杨婷婷
团体介绍
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
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依托中国音乐学院的优势资源,面向海内外吸纳高水平职业中国器乐演奏家,建设具有引领国际顶尖艺术水准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团。乐团的建设宗旨是助力探索中国音乐理论研究、音乐创作、音乐表演的创新发展方向;诠释中国经典作品,传播中国声音,讲好中国故事,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文化;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将助力中国音乐学院“双一流”建设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,着力推动人才培养、学术研究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、国际交流五位一体协同发展,为中国音乐学院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力量。
指挥
许知俊
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
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。
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首席指挥、团长。
作为当今乐坛活跃的著名指挥家,与海内外很多乐团、歌剧院有着广泛的合作,并率团出访欧、亚、美、非很多国家及地区,在一些著名的音乐殿堂执棒演出。如:纽约林肯艺术中心、巴黎香榭里舍大剧院、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、圣彼得堡马琳斯基剧院、雅典卫城古剧场等。
自1991年指挥首演了中央歌剧院原创歌剧【马可·波罗】起,指挥了数十部歌剧、舞剧及交响戏曲的首演。
许知俊的指挥风格大气而亲和,富有歌唱性和感染力。受益于作曲专业的学习和训练,对作品内容、结构及作曲家意图方面有着更加深入、准确的把握。其指挥领域广泛,包括歌剧、交响乐、民族管弦乐、合唱、交响戏曲等类型。
曾任全国青联委员,中国音协理事,中央歌剧院常任指挥,中央民族乐团驻团常任指挥。受邀出席中国文联“德艺双馨“座谈会。
主要演员
宋飞
胡琴表演艺术家、教育家、博士研究生导师。现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。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。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、民族音乐委员会主任、民族弓弦乐学会会长、全国艺术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、刘天华阿炳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、专家委员会主任。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、荣获国家表彰的“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”称号。曾获首届“ART”杯国际比赛二胡专业组一等奖、中国“金唱片”奖、中国唱片“金碟”奖、中国十大发烧唱片奖、中国音像博览会“特金奖”、亚洲十大发烧唱片奖和最佳演奏奖、杰出民乐演奏家等重大奖项。
自1995年以来,宋飞在中国以及亚洲、欧洲、北美洲、澳洲各国举办了多场个人独奏音乐会。因其精湛、高超而极富艺术表现力的演奏才华,被誉为世界级的中国弓弦艺术演奏大家。多年来,宋飞作为中国弓弦艺术大师,曾出访了数十个国家和地区,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、林肯中心、柏林爱乐大厅、维也纳金色大厅、悉尼歌剧院等音乐殿堂演奏并传播中国音乐,其演奏受到观众的高度赞赏。
宋飞自幼得到其父宋国生教授严格且科学、系统的二胡演奏训练,16岁时已因其精湛的演奏而享有盛名。后曾随刘明源、张子谦、王范地、安如砺、宋国生等中国当代民族器乐大师,学习各类弓弦乐器以及古琴、琵琶等弹拨乐器的演奏,得其真传。宋飞作为当今中国弓弦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,她的演奏风格和对作品的诠释,她录制的二胡作品,以及由她示范的音像教材和亲自编订的乐谱,已经成为最具权威性的演奏版本,并深深影响着年青一代演奏家的二胡审美观念。
宋飞应邀首演有大量著名作曲家创作的经典作品,其中包括《竹韵》、《楚魂》、《燕赵春潮》、《野草》、《清明上河图》等作品。宋飞也是唯一一位能够演奏和录制中国一百年来所有二胡经典作品,并获得音乐评论界高度评价的二胡表演艺术家。她曾经在《弦索十三弄》演奏会上,分别演奏各种类型的胡琴以及琵琶、古琴等13种乐器,展示出博学、贯通、出类拔萃的艺术才能。她的“中国音画《清明上河图》-宋飞胡琴多媒体音乐会”和“无伴奏套曲《如来梦》-宋飞胡琴情景音乐会”,将现代多媒体舞台艺术与二胡的独奏相结合,引领了中国弓弦艺术新的探索方向。多年来,宋飞为国内外电台、电视台录制了大量的音乐节目,出版了《江河云梦》、《长城随想》、《宋飞与爱乐女》、《种子灯焰》、《胡琴与胡琴》、《二胡协奏曲》等十余张独奏专辑。
在二胡教学领域,宋飞编撰和录制有成系统的教材,其中包括《宋飞二胡教学经典》、《中国二胡名曲指导》、《怎样演奏二胡》、《中国二胡考级指导》等大量教学VCD,出版了《胡琴家族演奏入门》专著。宋飞还撰有《二胡演奏风格类型20种》等学术论文,阐发其二胡演奏与教学理论。在二胡教学方面,宋飞不断丰富并提升其父宋国生教授创立的二胡教学法,形成了一整套可谓“手一脑一心一身一体”的系统化二胡教学法。宋飞还开创了独具特色的二胡“双语”教学模式,以开放的理念、多元的思维兼容传统和现代、中国和世界各种音乐风格及元素,启发学生了解、体会不同民族、地域和国家,以及不同时代、语境中音乐的文化特质,从而更好地运用不同的音乐语言来表达、诠释音乐的内涵。为此,她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《宋飞师生二胡演奏会》,不仅到全国各院校作教学示范和巡演,同时也带着学生到各地学习传统音乐。宋飞已经培养出一批才华出众的学生,这批学生在全国的高级别专业比赛中均曾获得大奖。
宋飞的二胡演奏艺术,可以说是集各家各派之精华,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。她的二胡演奏已经成为具有示范性、引领性的楷模。她的演奏风格着重于作品的意、情、趣,听来自然流畅,挥洒自如。被媒体喻为“中国二胡皇后”和“中国当代誉满国际乐坛的二胡演奏家”。宋飞作为倍受中外音乐界、唱片界瞩目的顶级音乐家,因其艺术地位和影响力,已经成为中国弓弦艺术的顶级演奏家,并被认为是中国民族器乐表演艺术领域的“领军”人物。
王中山
王中山,中国当代著名古筝演奏家、教育家,中国音乐学院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导师、学术委员会委员。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,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,中国音乐家协会社会音乐委员会副主任。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长。国家“万人计划”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,中宣部“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”“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”,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—古筝主课课程负责人,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,北京市“长城学者”,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—“中国弹拨乐表演艺术”教学团队学科带头人,并获“中国杰出民乐演奏家”光荣称号。
在古筝演奏方面,王中山先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。他的音乐表现细腻、传神,音色柔美而亮丽,善于用情绪化的音乐语言表达理性化的思维。曾获国际中国民族器乐独奏大赛古筝第一名。他举重若轻的弹奏技巧、飘逸洒脱的“王者风范”令人瞩目,被誉为“筝坛圣手”、“中国古筝艺术领军人物。”
在古筝技法开拓方面,他有许多新的创意并付诸实践,如在1986年中国第一届古筝学术交流会上,他创造性地运用轮指技法、并在中国筝上率先使用左手内戴四个义甲的形式进行演奏,丰富和增强了古筝双手演奏技能;开发和发展了多指摇和左手摇指,令古筝面貌为之一新。目前,这些新的演奏形式在中国艺术院校的古筝专业中已经得到广泛推广,显示出这些新技法的广阔前景和勃勃生机。
在古筝创作方面,他为国家核心刊物撰写文章多篇,创作和改编许多古筝独奏、重奏、合奏乐曲,部分作品被列为中国音乐学院、中央音乐学院、上海音乐学院等艺术院校古筝专业的教学曲目,以及中国音乐家协会、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、中央音乐学院、上海音乐学院等考级机构的高级曲目。中国最权威的民族器乐大赛如:文化部主办的“文华奖”、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“金钟奖”、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民乐大赛等,把他的部分作品作为这些权威赛事的规定曲目。
在古筝教学方面,成果显著,其学生多人在文化部、中国音乐家协会、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举办的国内及国际顶级专业比赛中屡获殊荣,倍受关注。培养出的部分优秀学生已成为中国音乐学院、中央音乐学院、中央民族乐团、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等国家级艺术院团的古筝演奏家和专家教授。
作为当代中国古筝艺术的集大成者,在教学之余,他还参加中央电视台等机构主办的各种大型演出活动,并在数十部全国有影响的影视剧中配乐。先后出版了《王中山古筝曲集》等书籍和音像制品,发行了多张个人独奏专辑和数十张教学光盘。曾出访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,大力推广古筝艺术。在国内外近百个大中型城市,先后举办了数百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和学术讲座。作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和最受欢迎的古筝艺术家之一,他迄今保持着古筝演奏家有史以来举办独奏音乐会最多的纪录。
对于他的艺术成就,《人民日报》、《光明日报》等海内外报刊杂志都给予了采访和介绍。中央电视台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、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宣传媒介,也多次播放他创作演奏的《溟山》、《云岭音画》等乐曲,并作专题介绍。他的艺术作品已被选入《国乐精粹》、艺术成就也已被选入《中国当代音乐界名人大辞典》。
杨婷婷
杨婷婷,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。中国音乐学院琵琶专业硕士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管理系国民经济专业博士。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学会副秘书长,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、北京中华传统乐会会长。曾获第四届中国音乐最高奖“金钟奖”全国琵琶比赛金奖、第二十四届朝鲜“四月之春艺术节”「国际艺术奖」器乐独奏家金奖等奖项。2005年当选江苏省“新长征突击手”,2018年当选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,2019年入选京津冀高层次人才计划,2022年国家艺术基金青年人才资助项目 ,同年被聘为北京台湖演艺小镇专家顾问。
曲目单
1.民族管弦乐《春节序曲》 李焕之 曲
2.琵琶与乐队《花前月下的热情》 熊俊杰 曲
琵琶:杨婷婷
3.民族管弦乐《瑶族舞曲》 刘铁山、茅沅 曲 彭修文 配器
4.民族管弦乐《大宅门写意》 赵季平 曲
5.古筝与乐队《闹元宵》 编曲曹东扶 改编王中山 配器陈哲
中场休息
6.民族管弦乐《喜洋洋》 刘明源 曲
7.二胡与乐队《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》 陈钢 曲 刘长福二胡改编
二胡:宋飞 朴东生乐队改编
8.民族管弦乐《彩云追月》 罗伟伦 编配
9.民族管弦乐《节日序曲》 施万春 曲 罗麦朔 编配
(曲目以当日演出为准) |